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基本知识(六)
一、学校有多少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硕士学位授予点10个: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化学、农业、教育、会计、设计。
二、学校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有多少?
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创新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微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科研平台26个:包括重金属废水资源利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激酶类创新药物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高端装备材料表界面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
三、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有多少?
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四、学校的思政课程体系是什么?
学校构建“四元共生”思政课程体系。即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四类课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一体化的“大思政课”体系。
五、学校的“七大思政”是哪些?
七大思政: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环境思政、网络思政、社区思政、一体思政。
六、学校课程思政体系是怎样的?
学校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全科网格化课程思政体系,即以“人才思政”—“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为一体的纵向贯通协同育人新格局、以“任务共担、内容共创、成果共享”为主旨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横向融合的互馈育人机制,建设成效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向全市高校展示。建有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15个,覆盖所有二级学院。
七、学校如何打造学生社区育人体系?
创新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立足加快“五型”组织创建,聚焦“五地”共建格局,通过实施党建引领、提级介入、基础强化、特情响应、标兵创建“5大行动”“思政教育进社区”等“20项计划”,爱国主题教育等“30项举措”,创新实施“双全覆盖”工作举措,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获批重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优秀成果。
八、学校如何聚焦一流学风建设,筑牢学生学习根基?
打造“榜样引领,励志笃行”学风建设品牌活动,选树个人、宿舍、班级三类榜样,持续推进爱国、励志等主题教育进社区活动,形成“优秀+秀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累计开展“早起打卡”“榜样宣讲”等特色朋辈互助活动130余场次,覆盖学生2万余人次。学生获国家奖学金2258人、省级先进个人630余人,获省级先进集体33个。
九、学校体育、美育、劳育开展情况?
出台新时代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改革,让体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美育课程至少修满2学分,构建多元协同美育课程体系。劳动教育设置为必修课程(32学时),同时设立劳动教育周,多维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十、学校如何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构建“一体两翼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以实验实训课程为主体,科创项目和创新竞赛为两翼,设置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能力进阶,提升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
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自然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最低占比为30.0%,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最低占比为20.4%。
十一、学校如何强化工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学校新投入1亿元建设逾2万平方米新工科工程训练中心。
十二、学校如何加强智慧教室建设?
学校投入2100余万元,建成具备AI分析能力录播教室227间。
十三、学校如何开展卓越人才培养?
做大做强卓越工程师培养,组建“机械卓越工程师”等实验班10余个。
做实做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园林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相关成果获重庆市教学成果特等奖。
做精做优卓越教师教育培养。实验班被教育部列入“全国教师队伍建设优秀工作案例”点名表扬并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
十四、学校适合教育理念是什么?
即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层次类型教育特点、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的“适合教育”理念。
十五、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怎样的?
学校构建“六五四”双创教育体系。构建理念、课程、平台、师资、制度、服务“六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矩阵,构筑专创贯通、科教联通、产教畅通、赛孵流通、研转融通“五元共融”创新创业生态,探索起航站—先锋班—梦工厂—种子器“四级进阶”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形成“六维五元四阶”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获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百川兴邦众创空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
十六、学校国际化办学主要成效?
学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威尔明顿分校、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10余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打造“中俄科教合作交流平台”“中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等国际合作平台4个,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开展本硕等联合培养项目12个,中外联合培养学生1000余名,被俄方称赞为中俄合作办学“旗舰学校”。
十七、学校“四个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什么?
三方监控,即学校自我评估、相关方评估和第三方评估;三级监控,即学校、二级学院、教学系(教研室)三个层面的监控;三环节监控,即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监控;三类活动监控,即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三类活动的监控。
十八、学校如何开展质量文化建设?
践行“课比天大”理念,全面推行教师课堂教学考核前3‰表彰奖励、后3‰暂停教学等系列举措。建立“教师课堂教学考核、核心课程评估、专业评估、学院年度目标考核”四级评估体系,常态化开展自我评估。
十九、学校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包括哪些?
主要围绕4个环节(课前、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践教学)、20个方面(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实习、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共有质量标准27个。
二十、学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及成效?
搭建“五基地两院一联盟”乡村振兴平台体系,五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重庆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重庆市乡村非遗文化研创基地、重庆市乡村振兴基层干部培训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教育基地。两院:重庆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学院。一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学院联盟。
举办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全科人才创新实验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重庆乡村振兴学院试点成果获评全市本科高校唯一的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