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基本知识(四)
一、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五条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的“四个服务”是什么?
教育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三、“三全育人”是什么?
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四、什么是“以本为本”?
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五、什么是“四个回归”?
(学生)回归常识。学校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教师)回归本分。学校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
(学校)回归初心。学校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回归梦想。学校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六、什么是“八个首先”?
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
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
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
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
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
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
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
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
七、什么是立德树人?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
八、什么是OBE理念?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引领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
九、什么是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的“五自文化”?
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这一文化强调高校及师生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十、什么是“双万计划”?
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1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万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
十一、什么是“四新建设”?
“四新建设”是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提出有关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重要内容,包括“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
十二、什么是“四有好老师”?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十三、什么是“四个引路人”?
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十四、什么是“四个相统一”?
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十五、什么是“五大金课”?
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
十六、什么是“两性一度”?
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十七、什么是“五育并举”?
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种教育方式共同作用,多方面、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八、什么是“三个不合格”?
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书记是不合格的校长、书记。
十九、什么是“四史”教育?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
二十、什么是“马工程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简称“马工程教材”,学校应确保实现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覆盖率100%和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