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基本知识(三)
一、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十六字方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二、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有哪些?
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工作目标为:“一根本、两突出、三强化、五个度”。
一根本: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两突出:即突出“以本为本”,确保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突出“四个回归”,落实“三个不合格”“八个首先”有关要求,引导高校“五育”并举倾心培养时代新人。
三强化: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强化学生中心、强化产出导向、强化持续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五个度:即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三、新一轮审核评估重点关注哪些“红线”要求?
新一轮审核评估强调对立德树人和思政教育成效的评估,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求高校自评报告和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将立德树人情况作为必答题。指标体系中增设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负面清单”。
四、专家听课看课特别关注什么?
特别关注课程思政是否在课堂中有效体现;课程教学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学习效果的角度考察课堂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是否有效实现了深度的师生互动交流和讨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是否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要求。
五、如何理解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达成度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由教育教学活动反映实现预先设定目标的程度。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以学校的历史传承、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特征作为确定依据,体现人才培养核心地位,规约并指导教育教学活动。
六、如何理解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适应度反映的是高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总目标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程度。人才培养目标应以理性定位为前提,考虑高校的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长远规划定位,规约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支撑人才培养总目标和规约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为双重任务。
七、如何理解师资和条件的保障度?
保障度主要是对本科教学经费与资源的描述或表达,考察核心是人、财、物等办学资源支撑本科教学的程度。保障度以保证各专业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充足,生均教学资源能够很好满足本科教学需要为目标。
八、如何理解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
有效度主要是由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效果体现出来。这也就意味着,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因素、质量监控、质量改进等内容是其考察的重点。有效度以自觉自律的质量文化为价值追求,保障人才培养各环节有序运行。
九、如何理解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满意度是指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或利益的程度。满意度是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把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聚焦社会主体的窗口,促使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紧密衔接,使资源、质量要素配置更加优化。
十、新一轮审核评估有哪些纪律和监督要求?
新一轮审核评估实行信息公开制度,严肃评估纪律,开展“阳光评估”,广泛接受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的监督,确保评估工作公平公正。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参评学校、评估专家和评估组织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进行监督,受理举报和申诉,提出处理意见。
十一、今年会何时接受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线上评估:2025年11月3日—11月24日。
进校考察:2025年12月1日—12月4日。





